网站地图

想成为更优秀的教师,离不开这个品质!

作者:转自中国教师报 浏览量:176

一个有自制力的人,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,自己的长期目标是什么,然后通过延迟短期的欲望,付出诸多努力,去完成自己的长期目标。


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最能预示一个人未来会成功?心理学家对此做了大量研究,结果表明,有两个因素最为重要:一个是智力,另一个是自制力。


不过到目前为止,研究者仍然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永久性地提高人的智力,但他们却发现了提高自制力的方法。

所谓自制力,就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。其本质是做出选择的能力,其核心是运用理智判断去做重要事情的能力。

也就是说,一个有自制力的人,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,自己的长期目标是什么,然后通过延迟短期的欲望,付出诸多努力,去完成自己的长期目标。


111111111.jpg


自制力有以下三种表现:

一是“我要”。有一些事情是自己不想去做的,但知道只有做下去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,于是心智就会产生“我要”的力量,促使自己将这些事情做好。

比如说那些演奏乐器的高手,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持之以恒地反复操练,他们也想像其他同龄人那样自由自在地玩耍,但同时也明白不付出努力和汗水,就不会有收获。以至到最后,那些音乐大师和普通人在脑神经的组织上都有很明显的区别,这就是“我要”的力量。

二是“我不能”。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良习惯,或者说“顽疾”,在消耗自己的生命,损害自己的健康和幸福,并阻止自己通向成功。

面对这些坏毛病,需要使用“我不能”的力量,不断地改变自己。

三是“我想”。每个人都有自身发展的愿景,但常常因为眼前各种事物的诱惑而让自己偏离发展的轨道,到最终一事无成。

那些具有自制力的人,始终放眼未来,平时能够调动心智中“我想”的力量来让自己认清局势,明晰愿景,并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
自制力对一个人走向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从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,到近代的哲学家,他们都在不断提醒人们:美好的人生就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。

自制力的源头是意志力,自制力的养成必须有明确的规则加以约束,培养自制力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。


222222.jpg


意志力

人为什么需要意志力?科学家对此做了很多研究,发现主要是为了应对社会环境。灵长类动物大多是群居的,要与同类相安无事,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控制自己。

当你不是一个群体的主宰时,要学会凡事先让领头的选择,自己按在群体中的地位依次排队,以免让自己在社交场合上出丑。有意识地学会自我控制,才能让自己保住健康,保住事业,不会被所在的群体抛弃。

鲍迈斯特等人研究发现,人的意志力主要用在四个方面:

一是控制思维,让自己保持专注;二是控制情绪,极力摆脱那些坏心情或者不愉快的念头;三是控制冲动,提升抵御诱惑的能力,让自己不贸然行动;四是控制表现、绩效和成绩,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当下。

鲍迈斯特在研究中还发现,意志力不仅存在,而且像人的肌肉那样,过度使用就会疲劳,长期锻炼就会加强。

第一层意思是说意志力的总量是有限的,正如你钱包里的钞票一样,意志力也是一种稀缺资源。你不能指望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运用意志力保持头脑清晰,举止得体,情绪控制良好。

第二层意思是说意志力是可以培养并得到增强的。其中一个短平快的途径就是补充葡萄糖。

除了补充葡萄糖之外,加强自我监控、养成良好的习惯等,也会提升一个人的意志力。

3333333.jpg


自我约束

自我约束的核心是要有规则意识。规则是人工作、学习以及待人接物的底线,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,人的一切活动都是自由的;而一旦触碰了底线,必须受到制约甚至惩罚。

一个人如果有了清晰的规则意识,就会有安全感。在规则始终统一并明确的前提下,人的自控力会得到有效的发展。

把下面三件事情做好,可以有效提升自我约束的能力。

一是给自己设置清晰的目标。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,人就会像无头苍蝇那样,看上去忙得不行,其实什么也做不好。当然,对大部分人来说,主要的问题不是没有目标,而是目标太多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-->